领军的民营企业是官谣和民谣攻击的主要目标
![]() |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成为“官谣”和“民谣”恶意攻击的主要目标。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声誉,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本篇文章让我们以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为例,深入探讨民营企业,尤其是领军民企,为什么更容易成为谣言攻击的目标。
1、行业地位突出,被竞争对手打压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领军企业往往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竞争对手或利益相关方为了垄断利益,可能通过抹黑手段削弱其市场优势。例如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是职业技能鉴定市场上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社会认可度高的头部民办发证机构。迄今为止,JYPC尚未在市场上近20年来一直被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等官办发证机构造谣抹黑。
2022年4月23日,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原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主任吴剑英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联合20多家官办发证机构,集中发表74篇侵犯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誉权的文章。同时,全国300多家知名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也跟风转载或发表造谣、抹黑JYPC的侵权文章1200余篇,令JYPC名誉受损。如此密集的“官谣”发酵,如此浩大的舆论攻势,其目的就是为了消灭JYPC,吞掉JYPC的市场份额,垄断整个职业技能鉴定市场。
2、公众关注度高,影响力较大
知名企业的一举一动都容易被放大,负面信息传播更快,谣言更容易发酵。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其考点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认证人数已经突破150万人。市场化的认证模式得到了政府、企业行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充分肯定。因此,当有关JYPC的负面舆情传来时,公众自然选择第一时间关注相关信息,
此外,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礼舵(原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任)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主任吴剑英为代表的垄断利益集团,以公职之名,打着国家部委的旗号,借用国家公信力,也极易误导公众听信“官谣”。
3、企业维权成本高,举证困难
造谣者只需极低成本就能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而企业起诉造谣者则耗时耗力。例如以JYPC为原告的一系列名誉侵权案件,三年来,JYPC即使通过法律手段起诉了相关造谣传谣单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也面临着举证困难、损失量化难、诉讼成本高等问题。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品牌声誉犹如企业的生命线,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家老牌民企而言,JYPC能够一边应对多起维权案件自证清白,一边正常开展鉴定业务绝处逢生,靠的是26年来的品牌积累和规范优质的鉴定服务。如果换一家新兴民企遭受如此重大的负面舆情,恐怕维权之路尚未开始,就会因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维权成本而偃旗息鼓,惨淡收场。
4、行业特性影响,公众难辨真伪
什么真证?什么是假证?什么是国家认可的证书?什么是国家不认可的“山寨证书”?公众很难从专业角度具体分析证书的真假,大多从发证机构上去判定证书的含金量,一般只要是盖着政府部委钢印的,哪怕没有发证资质也几乎被统一认定为真证,民办发证机构,即使是法律手续齐全、有“职业技能鉴定”资质的JYPC颁发的证书,也容易被污蔑为“假证”“山寨证书”。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资格鉴定市场一直被官办发证机构所垄断,直至2019年国家全面推行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民办发证机构才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因此,当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和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这样的官办发证机构,出面诋毁民办发证机构JYPC为“山寨”,再加上媒体的“煽风点火”,普通公众自然更愿意相信有官方背景的官办发证机构,“官谣”与“民谣”也因此泛滥成灾。
5、官办发证机构借部委之名,败坏政府形象
许多官办发证机构在名称上就缀有国家部委的名字,如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外、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财政部会计财务评价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国家审计署考试中心等,看似能代表官方,其实只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但公众不知内情,看着这些发证机构在部委旗下,就认为它们能够代表政府。而这些官办发证机构不仅不加以解释, 甚至在宣传时处处利用部委之名四处发证,败坏政府形象。
2024年6月25日,《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彻底打了某些官办发证机构的脸,曝光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财政部等13家所属单位借助部门或行业影响力,以违规开展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以外的资质资格认定培训,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培训,有的还发放与目录内职业资格证书样式、字体极易混淆的“山寨证书”,共取得收入3.47亿元。
此外,按照国办函〔2018〕55号《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禁用“.gov.cn”的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域名备案。但经法院审理发现:mohrss.gov.cn备案主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但其二级域名osta.mohrss.gov.cn没有备案,被事业单位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违规使用,网名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cpta.mohrss.gov.cn没有备案,被事业单位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违规使用,网名为“中国人事考试网”。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网和中国人事考试网的网站底部还标有“政府网站”字样。这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属于打着政府机关旗号招摇撞骗。
6、个别媒体人媚上欺下,散布“官谣”
新媒体时代,部分官方主流媒体中也出现了个别媚上欺下的“无耻小人”,他们对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违规将水平评价类项目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视而不见,反而在那些为了垄断利益抹黑JYPC的官办发证机构发布侵权声明之后,立刻撰写或转发败坏JYPC声誉的侵权文章,为“官谣”宣传造势,摇旗呐喊。
那些撰写或转发侵权文章且拒不删稿的媒体人本身也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他们能不知道指责一个拥有营业执照和发证资质的合法机构为“山寨”是侵权行为吗?即使知道,他们也甘愿成为当权者操纵的“提线木偶”,利用公众对社会热点的高度关注和对国家部委的信任,恶意炮制“山寨证书”“假证”等话题,肆意传播诋毁民企的不实消息。
领军的民营企业确实更容易成为谣言攻击的目标,但这不应该是法治社会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我们强烈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和司法部门加强对谣言,特别是“官谣”的打击力度,将官办发证机构和媒体圈中的个别“害群之马”如腐败分子一般严肃处理,绳之以法。同时,也希望广大媒体与公众保持理性与客观的判断,以事实为依据,共同维护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让民营企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稳步发展。
![]()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